一个人入定之后到底能看到什么?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11 08:23:19
夏革说——
江浦之间生么虫,其名曰焦螟,群飞而集于蚊睫,弗相触也。栖宿(sù)去来, 蚊弗觉也。离朱、子羽方昼拭眦(shì zì),扬眉而望之,弗见其形;角虒(chǐ)俞、师旷方夜擿(tī)耳,俛首(fǔ shǒu)而听之,弗闻其声。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,同斋三月,心死形废;徐以神视,块然见之,若嵩山之阿;徐以气听,砰然闻之,若雷霆之声。
南方一带有很多特别小特别小的虫子,小到什么程度呢,小到可以聚在一起把蚊子的眼睫毛当运动场。你说厉害不厉害。
这么小的东西,就算是有通天眼的“离朱、子羽”来了,把眼睛瞪得大大的,也是看不见的。你叫“角虒俞、师旷”这两个顺风耳过来听,再怎么使劲儿歪头他们也听不到。
可是就是这种小东西,却有人可以看到,谁呢?——黄帝。
夏革说:黄帝与荣成子两个人一起闭关三个月,慢慢再来看这虫子,就像一座山丘一样大,再听它们的声音,简直是宛如雷鸣。
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:列子写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话,胡说八道吧。老实讲,我第一次看到这一段是嗤之以鼻的。——都是一些怪力乱神,没什么值得记录的。
直到我看到南怀瑾先生的讲解,突然有了不一样的理解:
他说修行者讲究一个打坐,打坐是什么?就是一念不生,万缘不动。
黄帝与荣成子同斋三月,可不是吃素三个月。“斋”叫斋心,“戒”叫戒律。这同斋三月,就是指“入定”了。
到什么境界呢?——“心死形废”。一念不生即心死,万缘不动叫形废。当意识不再束缚于躯体,在静极的境界,人的精妙才可真正用出来。
你才会“徐以神视”、“徐以气听”。
当你用“神识”去看,那肉眼看不到的小虫才会如“嵩山之阿”。当你随着气去听,虫鸣才会如隆隆惊雷。连蚂蚁打架的声音都像打雷那么大。
南怀瑾先生说:打坐入定时,连一粒灰尘掉下来都是晓得的。

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入定,入定之后到底能看到什么?我不敢妄论,因为不懂。但我在美国著名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肯.威尔伯的著作《超越死亡》中看到过这样一段描述:
他说:她的妻子崔雅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灵魂脱离的感受,她“看着”自己离开家进入街道,清晰地看到了街上每个人的样貌、动作,甚至是最不起眼的事物发出的声响。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,崔雅开始喜欢上了静修和神秘体验论。
我们都熟悉一句词叫: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
其实按照道家的说法,什么叫“北冥”呢?我们身体丹田海底之下叫做“北冥”,头顶上叫“南冥”。修道就是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,最后到达头顶。
这就是佛家讲的“化身千百亿”。
《楞严经》说:静极光通达,寂照含虚空,却来观世间,犹如梦中事。或许如梦如幻,也未必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。
所以,以道家的观点或佛家的观点来看,我们人的一生,并没有把生命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,用的都是假的,真的生命功能都潜伏了,到最后死亡的时刻,一切也都随着烟消云散。而宗教里提到的“神仙”,大概率都是把人的本能全部激发了出来,神妙至极了。
也许对于普通人,静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,所以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去验证入定之后是否真的有弘如雷声的虫鸣。
但我想,我们至少可以平心静气,慢慢地去体会我们这一生。
当你静下来或许会发现,那些从未被你留意过的瞬间,藏满了惊天动地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