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泉州蔡氏古民居在哪里(南安蔡氏古居民建筑群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1 14:16:17    


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内,是由菲律宾华侨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六年(1867年)至宣统三年(1911年)兴建而成的庞大建筑群。整个建筑群除西端一座为东西向外,其余均坐北朝南,总建筑面积 16300平方米。现存较为完整的大厝16座,遗址20余处。各大厝前后五排七列平行排列,井然有序,前后以宽10米左右的石埕院相隔,左右以宽 2 米左右的防火通道相连。

蔡氏古民居,是闽南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,以闽南传统红砖、赤瓦、白石基的“皇宫起”建筑为本,融合了大量外来的元素,印度的象头神、新加坡的鱼尾狮、伊斯兰教的火焰门、憨态可掬的“番仔扛厝脚”等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巡礼。

现存大厝基本都是闽南典型的官式大厝(俗称“皇宫起”)的格局,五间张二落或三落大厝,两侧有的带双护厝,有的带单护厝,布局规整,中轴对称。被称为“莆阳世胄”的蔡浅(蔡资深)自用宅是其中保留最完整、功能最齐全、等级最分明、装修最上乘的大厝。

最东端的醉经堂,建于光绪末年至宣统三年(1908—1911年),是建筑群中建造最晚的大厝,小而精,前有挂落敞厅、花圃,后有灶间库房,为宴客、聚餐之所。此外,建筑群中还建有蔡氏宗祠、书房、典当等建筑,功能完善。东北角上的德棣厝还有一座别致的梳妆楼,三面通风,角端悬出一间小巧的厕所,独具匠心。


整座建筑群采用闽南地区典型的红砖红瓦白石燕尾脊的做法,红白相间的色彩、三段式的硬山屋顶、高高起翘的燕尾脊、整齐有序的建筑序列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尤其壮观,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。

整个建筑群用料讲究,装饰精美。许多建筑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的,造价高昂。木雕精美繁复又兼顾承重功能;红砖或拼砌或浮雕,尽显地域特色。儒、释、道、伊斯兰教文化与南洋、西洋艺术全部在此粉墨登场,无怪乎有人形容其是一座“大观园”。2001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