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(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之金蝉脱壳)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2-06 09:54:42
金蝉脱壳是危急时刻采用的服身之计。施行此计时,形势已万分危急,本身处于很端不用的地位,拼不得,退不得,不能不行险设谋突出重围,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。但不论是转移还是撤退,决不是惊慌失措、消极逃跑,而是保持原来的形式,抽走内容,稳住对方,使自己脱离险境,达到己方的战略目的。

故事案例:
诸葛亮死后挥军撤退
三国时期,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,北伐中原,但却一直未能成功,最终在第六次北伐时,积劳成疾,病死在五丈原军帐中。迫不得已,军队全面撤退。此前,诸葛亮已经料定自己时日不多,为了不让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,于是,在临终前,诸葛亮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。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,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,装作一切如故的样子,对外严密封锁消息。他带着灵柩,秘密率部撤退。司马懿派部队密切跟踪并追击蜀军。姜维则命令工匠仿诸葛亮模样,雕刻了一个羽扇纶巾之木人,使其稳坐车中,由将士推车前行,悄悄退兵。同时,姜维还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气势汹汹地向魏军发动进攻。魏军远望蜀军,其军容整齐,旗鼓大张,又见诸葛亮端坐于车中,指挥若定,颇为疑惑,不知道蜀军到底要耍什么花招,因此不敢轻易进攻。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向“诡计多端”,不禁怀疑诸葛亮此次退兵实乃是诱敌之计,于是,他命令部队后撤,密切观察蜀军动向。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,迅速指挥主力部队转移,从而安全撤回汉中。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,再进兵追击,已为时晚矣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