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的区别(再谈为什么说24个自然大小调的说法是错误的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2 19:45:54    


前几天发表了一篇《为什么说24个自然大小调的说法是错误的》的文章,提出了24个大小调之中,仅仅只有C大调与其关系调a小调是自然大小调,其余的22个仅仅只是普通大小调的观点。

文章发布后,展现量近6万,阅读量400多,评论66条,其中的57条全部都是与某一位读者的讨论。

争论的焦点,源自于对自然大小调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上。

为了答疑,今天再继续探讨一下为什么说24个大小调的说法是错误的?

根据权威的乐理知识,只要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音程关系的调式种类,就是自然大小调。

与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之上升高Ⅶ级音(导音)而形成的和声小调,以及上行升高Ⅵ、Ⅶ级音,下行时两个音还原而形成的旋律小调相比,自然大小调之中的相应音级并没有发生人为的变化(对某个音进行升高或者降低半音)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称为“自然”大小调,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?

但如果我们仅仅只限定在自然大小调的范围之内,将C大调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,与此外的22个自然大小调相比较可以发现,同样都叫自然大小调,二者之间为什么存在明显的巨大差别?

为了增强直观性,我们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对比:

首先,从五线谱中调号的表达方式之中,可以明显的看到,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,拥有完全相同的调号——高音谱号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升降号。

而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之外的22个自然大小调之中,至少含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升降号。

这表明调式音阶之中,至少含有一个及一个以上通过升降号的直接作用而形成的变化音级。

二者在调号的表达方式中明显不同。

其次,在二者调式音阶的弹奏中,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的音阶,全部使用白键弹奏;

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之外的自然大小调音阶,必须至少使用一个及一个以上的黑键弹奏,意味着黑键弹奏出来的音,由基本音级通过升高或者降低半音而成为变化音级。

在键盘演奏其调式音阶时,二者使用的琴键也完全不同!

为什么同样都是自然大调,二者之间存在只如此巨大的差别呢?

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
不难发现,问题恰恰就出现在对自然大调的定义上?

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这一充分条件,构成的仅仅只是普通的大调,而不是自然大调?

只有同时符合大调音阶全部由自然(或者基本音级,也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升高或者降低半音而形成的变化)音级构成的必要条件,才能称为自然大调!

正是因为把普通大调的定义,用在了自然大调的定义中,才造成了把普通的大调说成了自然大调,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。

24个自然大小调的错误说法,即由此而来。

如果我们充分认识自然大小调中“自然”二字的含义,是指调式音阶中没有任何通过升高或者降低半音而形成的变化音级,而全部由基本(也就是自然)音级构成,就可以发现,在所有的24个大小调音阶之中,唯有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的音阶是全部由基本(自然)音级构成的!

C大调与a小调这一对关系大小调之外的任何大小调音阶之中,至少含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变化音级,只要存在一个变化音级,就不符合自然大小调音阶构成的必要条件?根本不可能是自然大小调?

这就是为什么说24个自然大小调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本原因。

相关文章